“回军师,核心蒸汽机部件,我等从备用舰船备件中拆解改造,锅炉与船体打造,港口工坊已能胜任!若集中全力,首批三艘,两月之内,必可下水试航!”甘晟信心满满。
帝国的工业种子,已开始在明洲发芽。
“好!好!好!”赵广连说三个好字,猛地站起身,“甘晟将军,此事列为当前第一要务!港口所有资源,优先供应‘铁牛船’建造!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它们航行在萨克拉门托河上!”
命令下达,整个新常山港的工坊区如同上紧了发条。铁匠铺里炉火日夜不熄,敲打声不绝于耳;木工场上,上好的木材被切割成型;工匠们围着那台宝贵的蒸汽机原型,进行着紧张的改造与测试。
所有人都明白,这咆哮的“铁牛”,将是撬动整个明洲内陆的支点。
就在“铁牛船”紧锣密鼓建造期间,西线传来了新的消息。
杨修的使团并未能直接进入红石部落的核心聚居地,他们在外围便被充满敌意的战士拦下。
尽管释放了部分俘虏并展示了礼物,但红石部落内部主战派势力依然强大,对汉人的“善意”抱有极大的怀疑。
最终,杨修只得以“交换战俘”的名义,留下了医药和部分布帛,带回了十几名在红土隘口被俘的、受伤较重的汉军士兵。外交努力受挫,但至少开启了非敌对的接触,并将汉人“并非一味杀戮”的印象,初步传递了出去。
而更南边,夏侯兰的使团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沿着一条水量较小的支流艰难前行,避开主要冲突区,成功接触到了一个与红石部落素有宿怨的中型部落——“风语者”部落。
这个部落以追踪和传递消息闻名,对内陆地理了如指掌。在夏侯兰展示了大汉的盐铁和承诺提供保护、对抗红石部落的威胁后,“风语者”部落的酋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愿意有限度地合作,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内陆盆地部落分布、资源乃至潜在通道的宝贵情报。
“西进之路,非止一条。”成公英根据夏侯兰传回的情报,在地图上勾勒出新的可能通行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