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无妨。”
“水手们久离故土,思乡之情日盛。长此以往,恐伤士气。”
曹植沉吟片刻:“传令,准许将士与土着通婚。凡娶土着女子者,赏羊两只,布三匹。”
这个决定很快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月余,已有数百将士成家,建安城内开始出现混血孩童的啼哭声。汉夷之间的隔阂,在烟火气中渐渐消融。
当冬日的第一场雪悄然覆盖了大地,镇夷关的守军们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法正,这位王国的智者,不仅成功地稳定了镇夷关周边的局势,还以他的智慧和口才,说服了三个强大的部落首领,使他们决定归顺王国。这一壮举为王国带来了超过两万的新鲜血液,极大地增强了王国的人力资源和边疆的防御力量。
曹植,作为王国的领导者,对这一成就感到无比欣慰。然而,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由钟繇主持的学馆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这天,曹植亲自前往学馆视察,他看到一群土着少年们正专注地诵读着《千字文》,他们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希望。不仅如此,这些少年们还能够用汉字书写家书,将他们的思念和情感通过文字传递给远方的亲人。
曹植在学馆中巡视,他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许和期待。钟繇见状,便恭敬地呈上了一叠精心整理的文书,这些文书是学生们翻译的土着歌谣。
钟繇解释道:“王爷,请您过目,这些歌谣中不仅蕴含了土着文化,还记录了他们对安第斯山天文历法的理解。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历法与我们中原的历法在某些方面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曹植接过文书,仔细地阅读起来。他发现,这些歌谣不仅仅是诗歌,它们是土着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
其中关于季节变换、星辰运行的描述,与中原的历法知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不仅证明了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共通之处,也为王国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
曹植深感欣慰,他意识到,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融合,还能为王国带来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他决定加大对学馆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土着青年有机会接受教育,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文化,从而为王国的繁荣和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曹植翻阅着这些跨越文明的记录,忽然对刘晔笑道:“子扬,或许有朝一日,该让你编修一部《唐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