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十一年,八月的建安城,秋意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几场连绵的秋雨过后,安第斯山脉的山巅已经覆盖上了初秋的白雪,显得格外冷清。
在王府的密室里,曹植站在桌案前,目光凝重地审视着那些令人不安的证据,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深秋的湖水,不见一丝波澜。
“查实了?”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如同冬日里的寒风,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意。
刘晔恭敬地躬身回答:“臣下已经动用了所有的暗线,经过反复查证,结果确凿无疑。科拉部落的大长老索马克,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与罗马人频繁通信,共计七封密信。这些信件中,他泄露了我军的布防情况、粮草运输路线等重要军事机密。”
曹植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些密信上,信件是用汉字书写,但其中夹杂着科拉部落特有的符号。索马克自以为聪明,认为这样可以瞒天过海,却不知道钟繇早已破解了这些符号的含义,将他的秘密一一揭露。
“动机?”曹植继续追问,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严厉。
刘晔小心翼翼地回答:“据索马克的心腹私下交代,罗马人向他承诺,如果他愿意提供情报,他们将帮助他统一安第斯山脉的各个部落,并且立他为王。”
听到这里,曹植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好一个‘王’,为了这个虚名,竟然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密室中的空气似乎更加凝重了,曹植的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间谍与反间谍的较量,更是关乎国家安危、民族未来的重大危机。
他必须迅速采取行动,阻止这场阴谋的进一步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在不引起外界太大波动的情况下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曹植深吸一口气,开始在心中谋划下一步的行动。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人心上,紧张的气氛迅速蔓延开来。
夏侯惇未经通报直接闯入,他的甲胄上还带着战斗的痕迹,血迹斑斑,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王爷!科拉部落反了!”他声音中带着急切和愤怒,独目赤红,仿佛要喷出火来,“索马克煽动三万人围攻镇夷关,关内守军只有两千!”
曹植猛地站起,他的脸色在听到这消息后变得凝重,双手紧握成拳,显然内心波涛汹涌。“什么时候的事?”他急切地追问。
“两个时辰前!飞鸽传书刚刚送到!”夏侯惇迅速回答,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曹植立即下令,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元让,你率五千精兵即刻驰援镇夷关。记住,要生擒索马克,不能让他逃脱。”他深知索马克的重要性,此人若不被控制,将是对整个战局的极大威胁。
他又转向刘晔,曹植吩咐道:“立即控制所有与科拉部落往来密切的官员和商人。他们可能知道更多内情,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通风报信。”
王府的钟声急促响起,一声声如同战鼓,震撼人心。
建安城的百姓们听到这钟声,无不心头一紧,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建安城瞬间进入战时状态。
街道上的人群开始慌乱地四处奔走,商贩们匆忙收拾摊位,士兵们迅速集结,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紧张的气氛所笼罩。城门紧闭,守卫森严,巡逻的士兵比平时多了数倍,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戒备和警惕。
然而,叛乱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一连串的坏消息如同暴风雨般袭来,让人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