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内患初显

索马克见大势已去,想要自尽,被夏侯惇生擒。赵琰在府中服毒,留下悔罪书。

战后清点,这场持续二十五天的叛乱,造成军民死伤逾万,毁坏村镇三十余处,损失粮草军械不计其数。

更深远的影响是信任的崩塌。

平叛庆功宴上,曹植毫无喜色。

“今日之乱,错在孤。”他当众自责,“只重开疆拓土,忽视人心向背;只讲怀柔宽大,忘了立法明刑。”

次日,他连下三道诏令:

一、设立“巡按御史”,定期巡视各地,查察民情;

二、颁布《督责条例》,严惩贪腐渎职,凡通敌者诛九族;

三、改革土司制度,废除世袭,改行流官。

同时,他对平叛功臣大加封赏:

封雅克部落首领为“归义侯”,赐汉姓;

擢升在平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

重赏弃暗投明的科拉贵族。

这些举措迅速稳定了局势,但曹植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九月朔日,边关急报:罗马与迦太基的联合舰队已经抵达外海,共计战舰百艘,士兵上万。

而在南方,蒂亚瓦纳科帝国终于亮出獠牙——十万大军陈兵边境。内乱方平,外敌已至。

曹植站在重新修葺的镇夷关城楼上,望着远方连绵的敌营。

“传令全军,”他对身后的将领们说,“这一战,不仅要胜,更要让四方宵小明白——”

“犯我唐汉者,虽远必诛!”

秋风中,战旗猎猎,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在血与火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