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两点五十分,林清音带着自己的古筝和厚厚的乐谱,准时站在了二号排练室门口。
相比于昨晚老旧的三号民乐楼,这里的设施明显先进许多,隔音效果极佳,门一关,仿佛就与外界喧嚣彻底隔绝。她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那点莫名的紧张,才抬手敲了敲门。
“进。”
里面传来江以辰熟悉的声音,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调子。
林清音推门而入。
江以辰已经到了。他今天穿着一件宽松的灰色卫衣,下身是简单的黑色运动裤,整个人陷在角落一张看起来就很舒适的懒人沙发里,长腿随意地支着,手里正拿着一沓稿纸在看,旁边还放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
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目光在她和她抱着的古筝上扫过,没什么情绪地点了下头:“嗯,放那边。”
他指了个靠近电源的空位。
林清音依言将古筝安置好,接上电源(她的古筝是电古筝,方便接入音响系统),然后又默默地将乐谱放在一旁的谱架上。整个过程,她都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自然,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这个只有他们两人的密闭空间里,她的心跳声清晰得有些扰人。
江以辰放下稿纸,站起身,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一个无线耳机。
“戴上。”他将其中一个耳机递给她。
林清音迟疑地接过,戴好。
下一秒,一段极具冲击力的音乐灌入耳膜。那是她熟悉的《雪山春晓》的旋律,但被彻底解构、重组了!古筝的主旋律被保留,但背景加入了富有律动的电子低音和清脆跳跃的爵士鼓点,原本悠扬舒缓的引子变得空灵而富有空间感,而即将进入的快板部分,节奏被加快,鼓点的编排密集而充满力量,仿佛不是春雪消融,而是雪崩般倾泻而下的激情与生命力。
林清音惊呆了。
她从未想过,传统的《雪山春晓》可以这样演绎!既保留了古筝的韵味,又赋予了它现代的灵魂,磅礴、酷炫,充满了戏剧张力。
音乐在快板高潮处戛然而止。
江以辰按停了播放,取下耳机,看着她脸上还未褪去的震惊,淡淡开口:“这是初步编曲框架。感觉怎么样?”
林清音张了张嘴,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震撼,惊艳,还有一丝……惶恐。这样的改编太大胆,她不确定自己能否驾驭。
“很……厉害。”她最终选择了一个最朴素的词,然后老实说出自己的担忧,“但是,节奏变化这么复杂,尤其是快板部分加入这么多切分和装饰音,我怕我跟不上。”
“跟不上就练。”江以辰的回答言简意赅,带着他惯有的强势。他走到她身边,靠近古筝,“现在,你先按你原来的方式,弹一遍快板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