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暗涌与护城河

“回声废墟”那短暂而意味深长的交汇,像一道微妙的分水岭。林晓并未立刻卸下心防,但那份蚀骨的恐惧,却奇异地淡去了几分。程煜用他的行动划下了一条无形的界线——他知晓一切,但无意以此为刃。这种认知,让她得以在紧绷的神经中,偷得一丝喘息。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涌从未停歇。

赵经理“病假”归来,整个人阴沉了许多,看向林晓的眼神里,怨恨被一层更深的忌惮包裹,却并未消失。他像一条潜伏在淤泥里的毒蛇,暂时收敛了毒牙,但冰冷的注视依旧如影随形。林晓知道,只要稍有不慎,那根名为“把柄”的毒刺,随时可能再次刺来。

程煜显然也清楚这一点。

他对林晓的态度,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常态化”。工作要求依旧严苛,目光依旧锐利,但那种刻意为之的试探与压迫感消失了。他仿佛真的将她视为一个能力出众、值得培养的下属,专注于打磨她的专业能力,引导她在“声觉未来”的项目中尽情施展。

他甚至开始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极其自然地替她挡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一次跨部门协调会上,当某个其他部门的负责人试图以“经验不足”为由,质疑林晓提出的某个技术方案时,程煜甚至没有给林晓辩解的机会,直接介入,用几句精准的数据和逻辑,将对方的质疑驳得体无完肤,最后淡淡总结:“专业领域,以能力和数据说话。资历,不代表正确。”

他维护得理所当然,不留丝毫暧昧痕迹,纯粹是基于项目利益的考量。这反而让那些隐约察觉到“特殊关注”的目光,无从捕捉确切的证据。

林晓清晰地感受到,他正在她周围,构筑一道无形却坚固的“护城河”。他将可能的恶意与风波阻挡在外,为她圈出了一片可以相对安心施展才华的土地。

这种庇护,沉默,强大,且不着痕迹。

她无法再简单地将其定义为“猎人的游戏”或“上司的赏识”。这里面掺杂了太多她无法理解,也无法忽视的……复杂情愫。

这天,林晓需要与一家海外顶尖的感官实验室进行最终的技术对接视频会议。对方负责人是位极其严谨乃至苛刻的科学家,对细节的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程度。

会议前,林晓做了万全的准备,将所有可能涉及的数据、参数、演示流程反复核对了无数遍。然而,会议进行到一半,在演示一个关键的沉浸式音频算法时,系统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音频延迟bug。

林晓心头一紧,正想解释这只是临时演示环境的偶发问题,不影响核心算法。

那位科学家却立刻皱紧了眉头,语气严厉地打断了演示:“延迟!哪怕只有几毫秒,也会破坏沉浸感的完整性!这说明你们的系统稳定性存在隐患!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这次合作的基础!”

会议气氛瞬间将至冰点。项目组的成员脸色都变了,这个意外若处理不好,可能导致前期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林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此刻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