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磊身上。王磊看着那张刺眼的借调函,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平稳。郑毅倒了,但水面下的暗流并未平息。这封看似合规的调令,更像是一把裹着天鹅绒的软刀子,精准地刺向矿务局新生的技术命脉。
“借调,是组织程序,我们遵守。”王磊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听不出波澜。王强的心猛地一沉。然而,王磊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炬射向王强:“但技术,不能断档!新系统,必须生根!王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王强下意识挺直腰板。
“给你三天时间!”王磊的声音斩钉截铁,“第一,把你脑子里的东西,关于新系统的核心技术要点、调试参数、故障树分析、极限工况应对策略,所有关键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傻瓜式的操作维护手册和应急预案!要细到每一个螺丝的扭矩!这是死命令!”
“第二!”他看向李卫国和钱明,“由卫国牵头,钱明配合,成立‘电液控制系统技术保障与迭代攻坚小组’!王强任首席技术顾问,远程参与核心决策!小组骨干,就从这次技能比武冒尖的机电人才里挑!名单今天下班前给我!王强赴省厅期间,小组日常工作由老张负责!”
“第三!”王磊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更深远的考量,“人事科!立刻启动‘矿务局核心技术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以新系统为蓝本,选拔有潜力的年轻骨干,由王强团队核心成员一对一‘导师带徒’!签订培养责任书!把王强的本事,变成我们矿务局自己的传承!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条指令,如同三把快刀,瞬间斩断了借调可能带来的技术断档风险!不是硬抗,而是以退为进,将核心技术和人才梯队牢牢攥在矿务局自己手中!王强灰暗的眼睛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李卫国等人也长长舒了口气,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王磊这一手,不仅化解了危机,更顺势将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推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快车道!
“王局!保证完成任务!”王强声音洪亮,充满了斗志和感激。
矿务局财务科成本分析中心,气氛却如同绷紧的弓弦。赵静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如同纠缠的乱麻。她对面,孙德海副科长脸上挂着习惯性的、略带圆滑的笑容,手里端着的保温杯热气袅袅。
“小赵啊,你看,”孙德海指着屏幕上被赵静高亮标出的、西一采区近半年异常偏高的液压支柱维修费用,“这个情况呢,我了解过。西一采区地质条件特殊,顶板压力大,液压支柱损耗确实比其他区快一些。而且,他们用的这个‘宏鑫’配件,是省厅设备处几年前推荐的‘优质供应商’,价格是比市场同类高一点,但质量有保障嘛!这账…虽然看起来高点,但也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大原则。新规要控制成本,也不能因噎废食,对吧?”
他语气温和,循循善诱,试图用“省厅推荐”、“地质特殊”、“安全优先”这些大帽子,将赵静的质疑消弭于无形。这是郑毅倒台后,潜藏势力在成本管控战场上的又一次试探性阻击。
赵静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退缩。新规监督员的经历和西二事故的震撼,早已将她淬炼得更加敏锐和强硬。她没有接孙德海的话茬,而是调出另一组数据。
“孙科长,‘宏鑫’配件的价格,不是比市场‘高一点’。”赵静的声音清晰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同规格的进口品牌支柱密封件,市场均价80元,‘宏鑫’报价150元!高出近一倍!而根据安监处设备故障记录,西一采区使用‘宏鑫’密封件的更换频率,是使用进口品牌区队的1.8倍!这所谓的‘质量保障’,数据支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