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兑换的“海岛惊喜

“林姐?”小周抱着线轴路过,粗布辫子上别着的金银花抖了抖,花瓣落在铁皮桌上。“您脸咋这么红?是不是机器预热太烫了?我娘说喝薄荷水败火,我给您泡一杯?”林小满摆摆手,指尖还留着微光的暖意,像沾了点金粉没擦干净:“没事,算产量算得急了点。对了,你那毽子还差啥?我这儿有块裁剩下的红绸布,边角料,做毽子正合适。”

一整天林小满都有些心不在焉。给烫金机上油时,油壶差点滴到手上,幸亏张师傅眼疾手快接了过去;算产量时多拨了两颗算珠,把“”算成“”,还是小周对账时发现的:“林姐,您这是盼着产量跟火箭似的往上蹿呢?”直到张师傅举着块烫歪的“海”字布样进来,布面上的三点水歪得像条泥鳅,他皱着眉:“林姐,这字模第三笔的棱角磨平了,是不是该换了?新字模得等县城铁匠铺有空才能打。”

她才猛地想起清单上的“无缝钢针”——有了这针,给字模补磨损准保事半功倍。以前用粗钢针补,针脚稀得能漏金粉,补完还得用砂纸磨半天,现在有这细得像头发丝的针,说不定能绣出花来。

收工时,老马叼着烟袋来查岗,烟杆上的红绸穗子晃悠着。他见进度表上的红箭头超了半格,比预计多了200个,烟锅在铁皮桌上磕了磕烟灰:“小林,超额200个,够给车间换两盏新灯泡了,省得晚上加班摸黑。”林小满盯着那200个数字,突然福至心灵——这莫非就是“积分”?她悄悄攥紧拳头,掌心里的清单果然跳了下,淡蓝光闪过:“当前积分:200”。

夜里车间没人时,林小满借着月光撬开木箱。指尖悬在“无缝钢针”上犹豫片刻,心一横点了下去。淡蓝光“嗡”地闪过,掌心多了个巴掌大的铁皮盒,盒盖上印着“精密仪器”四个字。打开一看,钢针细得像缝衣线,针尖亮得能照见人影,针尾还带着小巧的圆柄,握在手里正好不打滑。她赶紧找出磨损的“海”字模,试着往缺角处扎了扎,针脚密得连金粉都漏不过去,比她平时用的粗针强十倍!补完用手摸,光滑得像从没磨损过。

第二天一早,阿泽举着算术本冲进车间,蓝布校服的领口沾着粉笔灰,辫子上的红头绳歪到了耳朵上。“妈!王老师说我暑假作业得红卷了,奖了张‘劳动小能手’奖状!”他把本子往烫金机上一摊,纸页被风吹得“哗啦啦”响,最后一页画着台歪歪扭扭的烫金机,烟囱里冒出的烟圈画成了“40万”,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我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工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小满的心突然软得像刚蒸好的海菜饼,指尖在清单上划到“儿童算术卡片”,3积分换一套,划算!她故意板起脸逗他:“阿泽,想要新算术卡片不?上面的题比课本里的难,敢挑战不?”儿子眼睛亮得像玻璃弹珠,立刻掏出贝壳算盘:“敢!保证比车间会计算得还准!”阿泽拍着胸脯:“包在我身上!”

塑料厂的早会开得比往常热闹。老马踩着板凳,用红粉笔在黑板上写“季度创新奖”名单,粉笔灰簌簌落在他的蓝布褂子上。“小林的‘金粉节约法’能省三成料,张师傅的‘双线缝纫法’提高效率15%,都给我记上,年底换搪瓷缸!”他顿了顿,烟锅往黑板上敲了敲,“谁还有新法子,尽管提,采纳了就给积分——哦不,给奖励!”

林小满听着,掌心的清单又跳了:“创新劳动+50积分”。她赶紧低下头,怕别人看见她眼里的光。50积分,能换多少好东西啊!小周凑过来咬耳朵,辫子上的金银花蹭到她胳膊上:“林姐,你那节约法咋想的?我娘说要学了给队里缝麻袋,省的线能纳三双鞋底。”林小满从工具箱里摸出包薄荷种子——昨天用2积分换的,塞给她:“教你可以,换你两朵金银花。我听说这花泡水能醒神,比供销社的茶叶还管用。”小周笑得辫子都飞起来:“成交!我妹说这花晒干了能当书签,比纸的香。”

孩子们的算术课搬到了车间角落。王老师带着小板凳,让孩子们围着废料箱坐成圈,膝盖上都垫着粗布垫。阿泽举着新换的算术卡片,上面的数字旁边画着小算盘:“狗剩,5乘8等于40,你再算成80,我就把你弹簧戒指收了!”狗剩梗着脖子,戒指在阳光下闪了闪:“我用林婶给的铁丝钩子算,比你卡片准!”二丫蹲在旁边的空地上种薄荷,种子撒得比金粉还匀,小手拍着土:“等长出叶子,给机器当‘清凉油’,夏天转着就不热了。”

张师傅路过时被逗笑了,从饭盒里掏出三个海菜饼,分给孩子们:“你们这哪是上课,是给车间办‘子弟班’呢。”林小满正在调试新换钢针的字模,烫出的“海”字比印刷的还周正,金粉匀得像撒了层细沙。“等他们学会了,说不定能帮咱算产量,”她笑着说,“阿泽现在算废料都快赶上小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