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工坊所见,偏见消融

清晨的阳光洒在南京军工工坊的广场上,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装,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亨德里克跟在赵罗身后,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审视,他想看看这个东方政权的军工产业,到底有多少真材实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步枪生产线。工人们正在组装“复兴二式”步枪,从枪管加工到枪机装配,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一名工人正在用简易机床加工枪管膛线,机床虽简陋,却运转平稳,加工出的膛线精密均匀。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床,虽然动力还是人力和水力,但精度已经能满足步枪生产的需求。” 赵罗介绍道,“我们的工人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每一支步枪都要经过三次试射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绝不允许出厂。”

亨德里克走到生产线旁,拿起一支刚组装好的“复兴二式”步枪,仔细检查起来。他惊讶地发现,这支步枪的枪机结构虽然简单,却设计巧妙,尤其是无烟火药的使用,更是走在了很多欧洲国家的前面。“这支步枪的精度和射程,已经接近荷兰的毛瑟步枪早期型号了。” 他由衷地赞叹道。

接着,他们来到了蒸汽发动机实验室。实验室里,一台小型蒸汽发动机原型机正在运转,虽然机身有些晃动,噪音也较大,但确实能稳定输出动力,带动一台小型机床工作。

“这是我们的工程师根据西方的资料,结合自己的摸索制造的原型机,效率只有你们的一半,而且故障频发。” 赵罗没有隐瞒,坦诚地说道,“我们缺少核心的设计图纸和关键技术,只能一点点摸索,走了很多弯路。”

亨德里克走到发动机旁,仔细观察着锅炉、气缸和传动装置。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锅炉的受热面积太小,导致蒸汽产生不足;气缸的内壁不够光滑,摩擦力太大;还有传动装置的齿轮咬合不够精准,浪费了很多动力。” 他随手拿起一支粉笔,在旁边的黑板上画出改进方案,“如果按照这个方案修改,发动机的效率至少能提升三成。”

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围了过来,看着黑板上的改进方案,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他们研究这台原型机很久了,一直没能找到关键的改进点,亨德里克的几句话,瞬间点醒了他们。

“太感谢了,先生!” 一名老工程师激动地说道,虽然他听不懂荷兰语,但通过翻译得知方案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亨德里克看着这些工程师眼中的求知欲和热情,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在东印度公司的实验室里,他的改进方案往往会被军方官员质疑,甚至被束之高阁,而在这里,他的每一个建议都能得到如此重视,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最后,他们来到了弹药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金属定装弹,虽然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主要依靠手工装配,但弹药的规格却非常统一,排列得整整齐齐。

“我们的金属定装弹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底火不稳定,容易哑火。” 赵罗说道,“而且无烟火药的配方还不够完善,威力和稳定性都不如泰西的产品。”

亨德里克拿起一枚定装弹,仔细检查了底火和火药装填情况。“底火不稳定,是因为你们的底火铜壳太薄,而且火药装填不够紧密。” 他说道,“无烟火药的配方,关键在于硝酸纤维素的纯度和稳定剂的比例,你们可以尝试用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溶液提纯,效果会好很多。”

赵罗立刻让身边的助手记录下来,语气真诚:“范·海斯特先生,你的建议非常宝贵。如果不是你,我们可能还要摸索很久。”

参观结束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亨德里克站在工坊广场上,看着忙碌的工人们和运转的机器,心中的偏见彻底消融了。他终于明白,赵罗没有骗他,复国军确实是一个想发展技术、想做事的政权。这里虽然条件简陋,资源有限,却有着一批热爱技术、认真钻研的工程师和工人,有着尊重技术、重视人才的领袖。

“赵大都督,” 亨德里克转过身,眼神坚定地看着赵罗,“我有话想对你说。”

赵罗微笑着点头:“请讲。”

“我愿意和你们合作。” 亨德里克说道,“我不仅会帮助你们改进蒸汽发动机和步枪,还会把我多年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你们。但我有一个条件,我的技术只能用于保卫家园,不能用于侵略其他国家。”

赵罗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亨德里克的手:“我答应你!我们发展技术,只为保卫家园,守护百姓,绝不会像荷兰东印度公司那样,用技术去侵略和掠夺。”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晕。一场跨越国界和偏见的合作,在这一刻正式达成。亨德里克知道,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里将成为他施展才华的新舞台,而他的技术,也将在这里绽放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