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工工坊的实验室里,气氛格外凝重。亨德里克·范·海斯特站在桌子旁,手中紧紧抱着那个棕色的皮箱,这个伴随他多年的皮箱,装着他毕生的研究成果,是他最珍视的财富。赵罗、沈锐、周明以及几名核心工程师围在一旁,目光聚焦在皮箱上,既期待又紧张。
亨德里克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皮箱的锁扣。随着“咔哒”一声轻响,皮箱被打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叠叠图纸和笔记,纸张泛黄,却保存得极为完好。他小心翼翼地拿出第一叠图纸,展开在桌子上:“这是我改进的后装步枪闭锁机构设计图。”
图纸上,后装步枪的闭锁机构结构清晰,标注着详细的尺寸和参数。与复国军“复兴二式”步枪的闭锁机构相比,这个设计更加精密,闭锁强度更高,能有效防止射击时火药燃气泄漏,提升步枪的稳定性和射程。
“我们的‘复兴二式’步枪,一直存在闭锁强度不足的问题,连续射击后容易出现卡壳和燃气泄漏。” 一名步枪工程师激动地说道,“这个设计,正好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亨德里克点点头,继续拿出第二叠图纸:“这是金属定装弹的改进方案。我优化了底火结构和火药装填比例,能提升弹药的稳定性和威力,减少哑火的概率。” 图纸上,金属定装弹的底火采用了更厚的铜壳,火药装填更加紧密,还增加了防潮涂层,适合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接着,他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翻开后,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和公式:“这是我对无烟火药的早期研究记录。我尝试了不同的硝酸纤维素纯度和稳定剂比例,记录了每种配方的威力、燃烧速度和稳定性。你们之前的无烟火药配方,硝酸纤维素纯度不够,稳定剂比例失衡,这是导致威力不足和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围在图纸和笔记旁,认真地翻阅、讨论,不时发出惊叹声。这些图纸和笔记,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先进军事技术的大门,解决了他们长期以来遇到的诸多难题,让他们茅塞顿开。
赵罗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些技术将极大地提升复国军的武器装备水平,打破西方列强的技术垄断,为打破荷兰舰队的封锁、击败清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范·海斯特先生,太感谢你了!” 赵罗真诚地说道,“你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来说,比黄金珠宝还要珍贵。”
亨德里克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这是他被俘以来,第一次真心实意地微笑。“大都督,我只是做了一个工程师该做的事。” 他说道,“技术不应该被垄断,更不应该成为少数人掠夺和屠杀的工具。我希望我的技术能在这里得到真正的应用,帮助你们保卫家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我还有一项研究,是关于蒸汽发动机的改进。我优化了锅炉的结构,采用了水管式锅炉,能大幅提升蒸汽产生效率;同时改进了气缸的密封材料,使用石棉和铜片的复合材料,减少蒸汽泄漏。这些图纸,我放在皮箱的最底层。”
他从皮箱底部拿出最后一叠图纸,展开后,是一套完整的蒸汽发动机改进设计图。图纸上的水管式锅炉结构复杂却精密,气缸的密封设计巧妙,与复国军现有的原型机相比,效率至少能提升一倍以上。
“有了这套设计图,我们的蒸汽舰船和工厂机器,动力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负责蒸汽发动机研发的工程师激动得热泪盈眶。
实验室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工程师们纷纷围上来,向亨德里克请教技术细节。亨德里克耐心地解答着他们的疑问,从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毫无保留。他发现,在这里,他的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尊重,这种感觉,是他在荷兰和东印度公司从未体验过的。
赵罗看着眼前热烈讨论的场景,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亨德里克提供最好的研究条件,让他的技术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光彩。同时,他也要加快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不能只依赖外部的帮助,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让华夏真正强大起来。
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图纸和人们的脸上,映照出希望的光芒。亨德里克打开的不仅是一个皮箱,更是一扇通往先进技术的大门,为复国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华夏的复兴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