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一门炮

“没事。”他站起身,对众人说,“试射就是要找出问题。这炮没炸膛,说明炮管强度基本够;能把铁弹打那么深,说明威力达标。现在问题找到了,就好办了。”

他指着炮管的裂纹:“第一,钢还不够好。下次炼钢,要反复提纯,去除杂质,浇铸时温度再控制得精准些,冷却时不能急,要慢慢冷,让钢质更均匀。”

小主,

又指向断了的炮架:“第二,炮架太弱,还没考虑后坐力。木头撑不住,下次用铁木做架身,关键部位用铁箍加固;还要设计真正的炮车——下面装结实的铁轮,炮身和炮车之间用粗弹簧连接,或者装滑轨,让炮能后坐,还能自动复位,这样就不怕后坐力了。”

“这裂纹……还能用吗?”赵五叔公心疼地问。

“这根不行了,留着研究。”赵罗果断道,“咱们再做一根!按刚才说的,改进钢质,改进工艺。炮架也重新设计,这次直接做炮车!”

他看着众人:“第一次试射,咱们知道了能成;第二次试射,咱们知道了哪里不行。这不是失败,是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一番话,说得匠人们眼睛又亮了。是啊,至少知道炮能响、能打死人,剩下的就是改进!赵三叔公一拍大腿:“小罗说得对!不就是再做一根吗?我这就回去炼钢,这次肯定比上次好!”

赵木匠也道:“炮车!我回去就画图纸,用铁轮!加弹簧!不信治不了这后坐力!”

损坏的炮管和炮架被抬了回去,没人觉得它是废物——那道裂纹,那断裂的支架,都是宝贵的教训。

工坊里再次忙碌起来,比之前更有劲头。锻造组的高炉烧得更旺,赵三叔公盯着钢水,一遍遍提纯;木匠组和铁匠组凑在一起,围着新的炮车图纸讨论,铁轮、铁箍、弹簧的样式画了一张又一张。

赵罗站在工坊门口,看着匠人们忙碌的身影,嘴角忍不住上扬。

第一门炮的试射,有成功,有失败。但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摸到了门径。

熔铸雷霆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铁石山的炮,迟早会真正轰鸣起来。

那声震山谷的巨响,不是结束,而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