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星火燎原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807 字 7天前

黄忠在历阳帅府,对着舆图,对邓艾慨叹道:“关云长之名,果不虚传。虽身不在营中,却能洞察千里之外敌酋心思。满宠此番,算是踢到铁板了。”

邓艾点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老将军,关将军既精于料敌,又深谙曹魏诸将用兵习性。若能得其常驻军中,参赞军务,于我江北战事,裨益极大。”

黄忠抚须沉吟:“此事需主公决断。不过,经此一事,向主公建言,请关将军移驻江北前沿,参与军机,倒也有了由头。”

很快,一份由黄忠、文聘联名签署的军报,便送到了建业陈暮的桉头。军报中详细陈述了东关之捷的过程,高度评价了关羽的预警之功,并委婉提出,若能请关羽亲临江北前线,以其威望和谋略统筹规划,或能更快打开江淮局面。

陈暮览信,心中喜悦。这正是他乐于见到的局面。让关羽的价值被江东军方认可,让其逐渐融入江东体系,比强行将其捆绑在身边更为有效。

“云长在丹阳闭门造车,终非长久之计。”陈暮对庞统、徐元道,“黄老将军与文仲业所请,正合我意。便请云长移驻濡须坞如何?”

濡须坞,位于长江北岸,与南岸的牛渚矶隔江相对,是江东在江北最重要的水军基地和前进堡垒,地理位置极其关键,直面皖口新城与合肥张辽的兵锋。让关羽驻跸于此,既是极大的信任,也是将其置于江北战事核心的明确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庞统笑道:“妙!濡须坞乃我军江北根本,让关羽坐镇,一则显我信任,二则使其直面曹魏,复仇之心更切,三则……亦可借其名,震慑北虏!”

徐元补充道:“然其安全,需得万全。可令邓艾率精兵护卫,同时,濡须坞本身守备亦需加强。”

计议已定,陈暮亲笔修书,遣快马送往丹阳。信中不仅同意了黄忠、文聘所请,更正式邀请关羽移驻濡须坞,总督江北前沿军务筹划,并授予其临机决断、调动部分兵力之权(限于特定区域和规模),以示倚重。

丹阳宅邸,关羽接到了陈暮的亲笔信函。

看着信中“总督江北前沿军务筹划”、“临机决断”等字眼,以及移驻濡须坞的邀请,关羽持信的手,微微一顿。凤目之中,光芒复杂难明。

移驻江北,意味着他将真正踏上江东的战车,更深地卷入与曹魏的战争。这与之前只在丹阳提供建议,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将站在江东的营垒中,直面昔日的对手张辽、满宠,甚至……可能与北方的故人兵戎相见。

然而,濡须坞!那个控扼长江、兵家必争之地!那里距离曹魏的前线更近,距离复仇的目标也更近!在那里,他将有更大的舞台,更直接地参与到针对曹魏的军事行动中。陈暮给予的信任和权力,不可谓不重。

他走到院中,目光掠过这居住了近两年的庭院。这里曾是他的囚笼,却也给了他喘息和思考的空间。如今,离开的时刻到了。不是为了回归西蜀,而是走向另一个更接近战场、也更接近复仇火焰的前沿。

他想起三弟张飞那怒目圆睁的首级,想起曹丕那阴险狡诈的嘴脸,想起大哥刘备那悲痛无助的眼神……一股混合着仇恨、责任与某种解脱感的复杂情绪,在胸中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