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石碑送到玄都观。”李砚摩挲着碑上的纹路,“让术士们研究一下,能不能从祷文里找到安抚黄河水神的法子。”他虽不信鬼神,但也知道黄河自古神话众多,保不齐真有蛟龙水怪之类的灵物,多做一手准备总是好的。
清虚道长却摇头道:“陛下,黄河之患,不在鬼神,而在地脉。臣等布下的锁河大阵,既能镇住地脉凶煞,也能让水中灵物安分守己。您看那些玄甲龟,不就活得好好的?”
李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几只玄甲龟在新挖的河道里悠然游动,时不时潜入水底,用背甲撞击河床——这是在帮着夯实土层。他能“听”到玄甲龟的心声,满是对新河道的满意,看来这里的地脉确实适合水属灵物生存。
故道开挖到渤海湾入海口时,遇到了最大的难题——这里的滩涂全是松软的淤泥,机械一踩就陷,水泥浇筑后也容易开裂。术士们勘察后说,是海底的“水煞”在作祟,必须用特殊的法子镇住。
“用‘镇海桩’。”李砚想起澳洲锁海阵的经验,“让工匠营熔铸百根铁柱,柱顶刻上镇水符文,柱身裹上蛟蜕,再让玄甲龟拖着沉入淤泥,定能稳住滩涂。”
蛟蜕是之前驯服的蛟龙自然脱落的皮,带着浓郁的水属灵气,最能安抚水中凶煞。当裹着蛟蜕的铁柱沉入淤泥时,原本翻涌的海水竟瞬间平静下来,连海风都温柔了许多。
“陛下,您看!”内侍指着海面,只见一群银白色的鱼群顺着新河道逆流而上,在铁柱周围盘旋不去,像是在朝拜,“这是‘引路鱼’,据说只有黄河故道畅通时才会出现,它们能引导河水顺畅入海,减少泥沙淤积!”
小主,
李砚心中微动。看来这故道确实是黄河的“本命河道”,连水中生灵都在呼应。他运转万寿无疆功,将一丝温和的意念传给引路鱼群——不是命令,而是感谢。鱼群仿佛听懂了,突然加速游动,顺着新河道向内陆游去,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银色的波纹。
随着入海口的稳固,黄河改道工程终于进入尾声。新的河道宽五十丈,深十丈,两岸用水泥和河沙浇筑的堤岸高达三丈,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术士们在河道沿线每隔十里便埋设一座“分水碑”,碑上刻着调节水流的符文,能根据汛期和旱季自动调整河道宽度。
“陛下,最后一步,就是堵住旧河道的入淮口。”清虚道长指着地图上的标记,“只需用水泥和巨石筑一道拦河坝,再布下‘断流阵’,就能彻底断绝黄河夺淮入海的可能。”
堵口工程选在一个无风的清晨。万名奴隶扛着巨石冲向旧河道的入淮口,工匠们则操控着蒸汽机械向缺口倾倒水泥。玄道司的术士们围着缺口念起咒语,桃木剑划破掌心,将鲜血滴入水泥浆中——这次的血液不是为了引煞,而是为了凝聚灵气,让拦河坝更加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