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
苏想听到自己的声音说,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坚定。
陈知行终于开口,冷静地分析利弊:“参赛可以锻炼能力,也是机遇。但我们的主业不能丢,苏念姐姐的病是第一位。如果要参加,必须做好时间规划,明确分工,不能本末倒置。”
他的理性像锚一样,稳住了整个团队的重心。
李泽川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光芒,随即又恢复了痞气:
“成,那就说定了。队名我都想好了,就叫钉子户,怎么样?扎在那儿,谁也别想轻易拔掉!”
团队名称最终没有采用李泽川戏谑的“钉子户”,而是由陈知行定下了更严谨的“北斗”。
“北斗”七星,指引方向,寓意深刻,也符合国防项目的基调。
竞赛的第一步是报名和初步方案提交。
题目范围很广,但核心都围绕着高性能计算解决国防实际问题。
四人团队经过激烈讨论,最终选择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
基于现有动态医疗数据预测模型的框架,进行适应性改造,应用于大型复杂装备(如雷达、导弹发射车)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这个选题的优势在于,他们无需从零开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模型的核心算法和超算资源,只是将预测对象从人体生理参数转换为装备的运行参数。
这既体现了创新性,又大大降低了初期工作量,能更好地兼顾苏念的治疗项目。
陈知行负责核心算法的适应性调整和理论论证;
周炽发挥其物理和数学天才的优势,负责建立装备运行参数的数学模型;
李泽川利用其背景和人脉,尝试获取一些非敏感的、可用于模拟的通用装备参数数据;
苏想则继续承担她最擅长的数据整理、清洗、可视化以及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同时,她还要确保姐姐那边的数据监测和模型优化不掉链子。
工作量呈指数级增长。
苏想感觉自己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在医院、机房、教室、图书馆之间连轴转。
睡眠成了奢侈品,常常趴在机房桌子上打个盹就算休息。
她的脸瘦了一圈,眼下的青黑更重了,但眼神却愈发锐亮,像淬了火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