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离间暗涌,马踏连营

曹操大营,中军帐。

炭火早已撤去,取而代之的是悬挂着的西凉精细地图。曹操踞坐案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沉静如渊,听着斥候的回报。

“马超退守潼关,深沟高垒,闭门不战。韩遂收拢残部约两万,驻于渭南三十里外的临晋城,与潼关马超部呈犄角之势,然……两军往来斥候明显减少,甚至有巡逻小队于边界冲突的传闻。”斥候统领声音清晰,不带感情。

贾诩垂手立于一侧,闻言,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如同静水深潭泛起的一丝微澜。“主公,时机将至。”

曹操抬眼,锐利的目光扫过贾诩:“文和,离间之策,具体如何施行?”

“马超勇烈,然性情急躁,刚而犯上。韩遂老迈,多疑善变,尤重自身实力与身后名。”贾诩声音平缓,却字字诛心,“可双管齐下。对韩遂,许以高官厚禄,承诺保全其部众,更可……暗示朝廷将表其‘匡扶汉室’之功,助其洗刷‘边鄙叛逆’之名。对马超,则令其知晓,韩遂已生异心,欲以其头颅,换一场富贵平安。”

曹操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如何令马超知晓?若由我方之人传递,恐其不信。”

“故,此信需‘无意’间落入马超之手。”贾诩从袖中取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帛书,“此乃仿韩遂笔迹之书信,言辞恳切,与主公‘商议’共击马超,平分西凉之事。只需令一‘韩遂信使’,‘恰好’被马超麾下巡骑擒获即可。”

曹操接过帛书,仔细看了看,其上字迹竟与韩遂平日手书有八九分相似,内容更是将韩遂塑造成一个为保实力、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角色,对马超的“刚愎自用”多有“怨怼”。他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冰冷而残酷:“好!此事交由你亲自安排。另,派能言善辩之士,密会韩遂。”

“喏。”贾诩躬身领命,身影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帐。

同一天,许都,皇宫深处。

刘协站在那幅日益精细的天下舆图前,目光落在荆州与西凉两处。

“陛下,‘影’传来密报。”低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曹操遣密使潜入临晋城,应是策反韩遂。同时,荆州方面,刘表病重,已多日未公开视事,蔡瑁、张允掌控州牧府,封锁消息,但城内名医频繁出入,恐……时日无多。”

刘协瞳孔微缩。历史的车轮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偏差,但大势依旧沿着熟悉的轨迹碾压而来。刘表病重,荆州权力交接的危机即将爆发。曹操在西凉用离间计,一旦成功,马超败亡,曹操便能更快抽身,届时携平定西凉之威,南顾荆州……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马超不能死,至少不能这么快死在曹操手里。”刘协转身,语气斩钉截铁,“一颗能在西凉持续给曹操放血的钉子,远比一具尸体有价值。”

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沉吟片刻,下达指令:

“第一,令‘影’动用埋在韩遂身边的暗子,不着痕迹地‘帮助’曹操的离间计,务必让马超对韩遂的疑心达到顶点!但要把握好度,让他们内斗,而非让韩遂立刻杀了马超。”

“第二,传讯桐柏山,命赵云挑选三百名精锐好手,即刻秘密出发,潜入潼关附近待命。告知子龙,此行凶险,任务并非与曹军正面冲突,而是……救人。”

“第三,加急传讯给仍在荆州活动的戏志才,命他暂停对荆州士族的渗透,全力配合赵云行动。着他设法伪造身份,假借荆州蔡瑁麾下军马的名义,在关键时刻接应马超!”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如同精准的齿轮咬合。他要利用曹操的计策,反过来导演一场“金蝉脱壳”。让马超在与韩遂火拼、穷途末路之际,被“荆州军”救走。如此一来,马超必然恨曹操入骨,也会将怒火引向“背后捅刀”的荆州蔡氏,为将来插手荆州事务埋下钉子。而救下的马超,这股强大的战力,若能收服,便是未来对抗曹操的一柄利刃;若不能,放其归拢西凉残部,也能继续牵制曹操兵力。

“赵云将军尚在新军基地,是否让其知晓全部计划?”影低声询问。

刘协略一思忖,摇头:“告知子龙大体任务即可,细节由戏志才临机决断。子龙性格沉稳,知大局,会明白该怎么做。”他信任赵云的执行力,更信任戏志才的谋略。

“遵命!”

命令通过“影”构建的隐秘网络,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向烽火连天的西凉和暗流涌动的荆州。

潼关,马超军寨。

马超一身甲胄未解,独坐帐中,面前的酒坛已空了大半。渭南之败的屈辱,韩遂先溃的愤怒,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心。他马孟起,纵横西凉,何曾受过如此大辱!

“少将军。”庞德掀帘而入,带来一身夜露的寒气,“巡营刚回,一切正常。只是……临晋方向,今日又有几股小队冲突,韩遂的人似乎越发骄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超重重一拳砸在案上,酒坛震跳:“老匹夫!若非他保存实力,临阵先怯,我西凉铁骑何至于此!”

庞德沉默片刻,低声道:“少将军,如今曹军压境,我军新败,还需与韩将军同心协力,共御外敌啊。”他虽勇猛,却也知大局。

“同心协力?”马超冷笑,“我看他是想拿我的人头去向曹操请功!”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兵急促的声音:“报——!少将军,巡骑在渭水河滩抓获一名形迹可疑之人,自称是韩遂将军信使,却鬼鬼祟祟绕向我军后营!从其身上搜出密信一封!”

马超霍然起身:“带进来!”

一名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士卒被推了进来,满脸惊惶。亲兵将一封帛书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