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纷纷点头称是。
当晚,崇祯又收到系统新的警告:
【警告:思想控制过严,社会创新活力不足,文明停滞风险增加】
崇祯皱眉查看详情:
【当前状况:
1. 言论管控日趋严格
2. 异见人士遭受打压
3. 学术争鸣氛围不足
4. 新思想传播受阻
风险评估:思想僵化将导致社会创新能力下降,科技进步放缓,文明竞争力减弱。建议适度放宽思想管控,鼓励学术争鸣,培养创新氛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崇祯长叹一声:"为了稳定,确实管得太严了些。但若完全放开,又恐生乱......"
他思索良久,决定先从学术领域入手,逐步放宽管制。
次日,他召见了礼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
"朕意在京师设立'百家讲坛',邀各家学派学者定期讲学辩论,不拘一格,只求真知。"崇祯缓缓道,"另外,格物院可定期出版《格物志》,刊载各种新发现、新理论,供天下学者参详。"
礼部尚书张瑞图有些迟疑:"陛下,若完全放开言论,恐有人借机妄议朝政..."
"张卿多虑了。"崇祯微笑道,"朕所言乃学术之争,非政治之辩。对于确有才学之士,即便言论偏激些,也可包容;若有人借机煽动,自有法度处置。"
国子监祭酒孙承宗拱手道:"陛下圣明!适度开放学术争鸣,正是培养人才、促进创新之道。臣愿全力配合,筹办此事。"
"好!就这么定了。"崇祯点头,"另外,各地书院也可适当放宽管制,允许讨论新学,但须有度,不可过激。"
两位大臣领命而去。崇祯望着窗外的夜空,喃喃自语:"治国如行船,太紧则人心难安,太松则难以掌控。要在严与宽之间找到平衡,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啊。"
系统界面上,【天谴值】缓缓下降,但【国运指数】却出现了轻微波动,似乎在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